您好!欢迎访问郑州工作服定做!
团体服装定制一站式解决方案  
热门关键词: 西服, 工装, 职业装, 制服, 工作服, 西装, 服装, 衬衫,
新闻资讯

写《乡愁》的余光中走了,他叫大家把这首诗暂时忘掉

来源: 发表时间:2018-05-01 13:50:12

写《乡愁》的余光中走了,他叫大家把这首诗暂时忘掉 喜欢就在公众号主页“置顶”我们吧!他注定要做南方的诗人,他的诗,注定要在亚热带的风雨里成长。€€€€ 余光中(1928.10.21⑵017.12.14)昨天最使人难过的消息,是余光中先生的病逝。还记得他在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中打水漂的场景,他那健朗的笑脸。没想到两年前的1次摔交给他留下了重疾。1时间,大家纷纭吟起他的《乡愁》,这首被选在我们小学课本之上的诗歌,1定程度上是我们几代人乡愁与家国情怀启蒙诗。但是在余光中先生近910载的人生长河中,他从未停止创作。87岁高龄时依然发表了其第210本诗集《太阳点名》。同时他也曾在台湾、香港、美国各地任教。余光中是1本大书,我们对他的了解何其少。著作

喜欢就在公众号主页“置顶”我们吧!

他注定要做南方的诗人,他的诗,注定要在亚热带的风雨里成长。

€€€€ 余光中(1928.10.21⑵017.12.14)



昨天最使人难过的消息,是余光中先生的病逝。


还记得他在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中打水漂的场景,他那健朗的笑脸。没想到两年前的1次摔交给他留下了重疾。


1时间,大家纷纭吟起他的《乡愁》,这首被选在我们小学课本之上的诗歌,1定程度上是我们几代人乡愁与家国情怀启蒙诗。


但是在余光中先生近910载的人生长河中,他从未停止创作。87岁高龄时依然发表了其第210本诗集《太阳点名》。同时他也曾在台湾、香港、美国各地任教。


余光中是1本大书,我们对他的了解何其少。




著作等身,活到老写到老



诗文双壁,著作等身,余光中肯定算1个。


评论、翻译,他也统统在行。除翻译104行诗、现代诗等诗歌,《梵谷传》(梵谷=梵高)是他最着名的翻译作品


余先生于1928年10月21日农历重9日生于南京,早年生活被战争搅乱。1937年随母亲到4川避难,1945年抗克服利后随父母返回南京。


但是他早早地遭到父母和舅舅的文学熏陶,1947年进入金陵大学外文系,1949年因内战加重进入厦门大学求学。1950年随家人入台。同年入台大外文系。


他的母亲与妻子均为常州人,故他以江南人自命。又因抗日战争期间4川生活,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


他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他至今仍能熟练的讲出常州话顺口溜,用4川话诵诗。


1952年毕业并发表出版第1本诗集《舟子的悲歌》。在他超过610载的创作时间里,不是由青涩到纯熟,而是在各种风格之间不停变换。


1954年同友人共创「蓝星诗社」。全部青年时期的写作寻求新时期的「格律诗」,但也有强烈西化的偏向。


1958年余光中留美期间在爱荷华大学宿舍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工作服
1958年,他赴美爱荷华大学写作班进修,但他将爱荷华比为“冰箱”,牵挂着蓝星诗社的火伴们。因此求学的两年过得其实不如意,《我之固体化》创作于这1时期。



1961年发表长诗《天狼星》,引发与洛夫的新诗论战,全部6零年代的台湾新诗都处于不断的论战当中。《再见,虚无!》创作于这1时期。他开始寻求1种「新古典」的诗歌审美。



1964年与1969年余光中先生前后两度赴美讲学共4年。70年代年代台湾政局动荡,余先生受西方民谣音乐摇滚音乐影响,前后创作《江湖上》《民歌手》,成为当时诗歌「朴素民谣风」的旗手。


1968年,余光中、妻子范我存与4千金在台北厦门街自家後院合影。(从左至右是大女儿珊珊、小女儿季珊、2女儿幼珊和3女儿佩珊)


1971年创作《乡愁》。自1974年起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1年(期间返台客座1年)。再此期间也是他「探索历史」的时期。


1985年出任国立中山东大学学(台湾)文学院院长至今。其后的写作多「写实伤感」。


他在1992年首次应邀回了1趟大陆。尔后20余年来,回大陆60余次,获颁20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余光中与夫人返台情形。图/徐宗懋图文馆


他最近1次公然露面就是在今年10月23日,与妻子出席国立中山东大学学为他举行的910大寿庆生会。


他曾是国立中山东大学学文学院院长,也是国立中山东大学学外文系退休荣誉教授。校方特地播放了纪录片《余光中书写香港》做为贺礼。


余光中10月23日在国立中山东大学€€



1生的创作都在与自己争辩



余光中先生逝于高雄,他对高雄西子湾的酷爱和眷恋也许超过任何1个地方,他说国立中山东大学学是最合适作诗的地方。


余光中人文讲座(与李安)


“1个秋晴的傍晚,1少年坐在敞向紫金山的窗口,写下他的第1首诗,那时候他没料到,这1生他注定要写很多作品,更不会料到,他未来的读者,不在大陆,却在海外,他注定要做南方的诗人,他的诗,注定要在亚热带的风雨里成长。”


在西子湾的家,他看着海面上的灯塔,和桌子上的台灯,思绪万千,《乡愁》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诞生的。


他曾说:“旅行也好,定居也好,如果这个地区你没有写文章,这个地区在某种意义上就不是你的。”


对写作意义,他还曾写道:我写陈赫火锅店工作服
作/是迫不得已/就像打喷嚏/却凭空喷出了彩霞/又像是咳嗽/不能不咳/索性咳成了音乐/我写作是为了炼石补天。


但他1生的创作都在与自己争辩。“中年时期/我1直在「你不知道自己是谁」与「你知道自己不是谁」之间/寻寻觅觅/寻求归宿/到了白玉苦瓜1诗/才算是「你知道你是谁了」”。


叶慈所谓“与自我争辩,乃有诗”,正是此意。



此前听闻余光中先生在810大寿送给自己的礼物,是两本诗集,觉得这个老头甚是可爱。


余光中是“狂”的,傲而固执地不肯放下创作的笔头。就在今年还重版了两本书,《英美现代诗选》和《守夜人》。


《英美现代诗选》根据1976年的版本,重新编选,部份诗作重译,并新译多首诗作,调剂顺序,从99首增加到179首。《守夜人》则是从余光中103本诗集及还没有集结成册的诗作中,精选诗作,其中有部份改动。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维梁曾在《璀璨的5采笔》 中称赞余光中的文学成果,说他手握5色之笔:


以紫色笔写诗,风格屡变,技能多姿;

金色笔写散文,气魄雄奇,色采灿丽;

黑色笔写评论,褒贬有据,公正忘我;

红色笔编辑,选文有标准;

蓝色笔翻译,信实且忠贞。


预计明年910大寿出版的新书《从杜甫到达利》,是1本评论集,范围从诗评到画评。


我猜这大概是他送给自己的1个生日礼物,没想到这竟成了他最后1本书。





有些人想认识我

请把这首诗暂时忘掉



“乡愁”是余光中诗歌的1个主题,但是在他生命的不同阶段,乡愁其实也有不同的形态。


最广为人知的那首《乡愁》,创作于初期,属于历史文化怀乡诗。虽然我不敢说现在两岸3地的年轻人,还能感遭到他当时的乡愁。某种程度上,他的这首诗是绝唱。


奇怪的是余光中写了那末多的诗,为何恰恰是他几10年前的《乡愁》成为他的“名片”呢?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1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1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1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1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我们固然能够从很多社会政治乃至诗人本人的人生经历来切入,但如果落实到诗歌本身,我们也许应当说:诗人把“乡愁”写得动人了。


这首诗里,余光中从本身生活环境当选取了“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等4个材料,使其作为乡愁的“风景”来显现,而又不失历史、地理的色采。


质朴无华的人、事,文白义深又朗朗上口,应当就是《乡愁》广为流传的重要缘由。



今年3月国立中山东大学学举行“诗情乐韵余光中”,余光中朗读诗作


《乡愁》是余光中初期的诗歌,后来他遭到现代主义风潮的影响,诗风又有了很大的转变。


“乡愁”不限于眺望大陆,诗歌主题则更不单单限于“乡愁”,但是人们提起余光中,却只能想到这首诗,因此对他的了解也就止步于此。


连余光中自己也说:


《乡愁》是我40年前写的,那个时候在大陆’文革’的后期,所以我心情很昏暗,认为此生或许回不去了。


后来,《乡愁》在大陆选入教科书,很科学城工作服 订工衣
多人会背。可是它也妨碍我,由于它好像变成1张名片,这张名片大到把我的脸遮住了。


最近台湾还有1位音乐家把《乡愁》谱成了南管,也有人谱成苏州评弹,总共有10几种。我很多诗跟《乡愁》完全不同,有些人想认识我,喜欢诗的话,请把这首诗暂时忘掉。




余光中的手稿及诗作




乡愁4韵


给我1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1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1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1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1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1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1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母亲1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芳香

是乡愁的芳香

给我1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安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1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1个中国的青年曾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拂晓

用10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厦门街的巷子


又1轮中秋月快圆的季节

秋已到巷口,夏还徘徊

在巷底那1排阔叶树阴里

这是全球最隐蔽的地方

从从容容地让我走过

有回声如远潮的时光隧道

却惊见少年的自己竟从巷底

迎面走过来,1头黑发

满眼闪着对巷外的向往

到巷腰我们相遇,且对视

感到彼此又熟又陌生

「外面的世界怎样样?」他问

表情热切,有1点可笑

「到时候你就知道,」我笑笑

「有些事不如,有些事

比你想象的还要可怕」


橄榄核1般的初秋季气

中间鼓,两头尖

响晴的早晚,在亮金风里

能嗅到中秋月色和月饼

8千里路长长的月色

半辈子海外空空的风声

该是月圆人归的季节了

小杂工作服样式统计表
货店的瘦妇人迎我

以邻居亲切的旧笑容

「几时从外国回来的?」

不知这6年我那栋蜃楼

排窗开向海风和北斗

在1个半岛上,在故乡后门口

该算是故乡呢,还是外国?

「回来多久了?」菜市场里

发胖的老板娘秤着白菜

问提篮的妻,跟班的我


这1切,不就是所谓的家吗?

当外面的世界全翻了身

当越南已了,巴拉维死了

唐山毁了,中国瘦了

胖胖的暴君在水晶棺里

有4个黑囚蹲在新牛棚里

只留下这9月静静的巷子

在熟金的秋阳里半醒半寐

让我从从容容地走在巷内

像虫归草间,鱼潜水底

即便此刻让我回江南

秋风拍打的千面红旗下

究竟有几个劫后的老人

还靠在运河的小石桥上

等我回家

回陌生的家去吃晚餐呢?





《他们在岛屿写作》是介绍台湾文学大家的系列纪录片,最初2011年制作的有6部。分别是:以林海音为主题的《两地》;以周梦蝶为主题的《化城再来人》;以余光中为主题的《逍遥游》;以郑愁予为主题的《如雾起时》;以王文兴为主题的《寻觅背海的人》;以杨牧为主题的《朝向1首诗的完成》。


2015年,出了第2季,增加了7部:以刘以鬯为主题的《1918》、以洛夫为主题的《无岸之河》、以€€弦为主题的《如歌的行板》、以林文月为主题的《读中文系的人》、以白先勇为主题的《万紫千红开遍》、以西西为主题的《我城》、以也斯为主题的《东西》。


感谢他们在岛屿写作。



余光中:逍遥游

“在中国人行路难的时期/我竟何幸/作异域的逍遥之游”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旗下公众号「靠谱文艺」(kaopumusicreview)

作者 _ Lee、钠钠、小新

图片来自网络


- THE END-


长按下图2维码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